.jpg)
去年下半年以來,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霧霾天氣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專家分析認為,除了特定的氣象條件促使外,機動車尾氣排放、工業生產、冬季取暖燒煤等導致的大氣中顆粒物濃度增加,是霧霾產生的重要因素。
機動車尾氣排放作為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使用柴油的卡車更是重中之重。卡車作為高能耗的運輸工具,平均每年占據了全國近65%的汽柴油消耗比例。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比如德國,為了減少大氣污染,首要的措施就是對機動車尤其是對卡車設定嚴格的排放標準。
但是,從我國正在從事運營的約1100萬輛卡車的實際情況來看,限定其排放標準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運營效率低、空駛率高也是造成其高能耗、高排放的重要原因。
據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對70萬家貨運企業最新調查顯示,平均每家貨運企業僅擁有1.6輛車,每輛車的平均噸位只有5噸。從公路物流行業整體格局來看,多、散、小、亂特征長期存在,行業前十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比不足2%。行業集中度低、組織化水平不高直接帶來了卡車運營效率的低下,由于缺乏整合和信息共享,大量車輛為盡快配到返程的貨物,空車來回奔波于各大貨運市場,或是被迫空車返回原地,真正在運營的車輛只有約60%,空駛率達40%以上,車輛停車配貨的間隔時間平均長達72小時左右,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無效益的尾氣排放,加劇了大氣污染。
同時,大量運營車輛因為信息不對稱在路上空跑,也加重了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壓力。近年來,經常聽到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發生擁堵的消息,據統計,車輛低速運轉過程中每公里的油耗、尾氣排放大概是正常運轉的3-5倍,使得油耗尾氣排放量大大增加。
因此,對卡車來說,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空駛率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而傳化公路港模式正好為解決這個困擾物流行業多年的問題提供了方案樣本。
通過大量的實際調研,傳化提出將上游貨源信息(物流需求)、中游物流服務信息(中小物流企業)、下游車源信息(社會車輛)三大物流價值鏈資源作為公路港平臺整合的對象,由此創造了一個平臺——幾百家物流企業——幾十萬輛社會車輛——幾萬家貨主企業的產業鏈運作模式,形成一站式服務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車、貨信息快速高效匹配,大大提升了卡車運營效率。以杭州公路港為例,司機配貨時間從平均72小時縮減到平均6小時,車輛的運營效率翻兩番,且節約50%以上的營銷成本。
配貨時間減少直接帶來了空駛率的降低,據杭州、成都、蘇州三個基地測算,每年可減少卡車空載里程約3.9億公里,相當于繞全國高速公路4000多圈,節約柴油5900多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2萬噸,相當于1000萬棵樹一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早在2010年,成都傳化公路港就被工信部評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試點示范企業,其意義可見一斑!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遠,未來,隨著公路港平臺全國各大城市網路化布局的推進,其產生的節能減排效應將在現有基礎上以幾何級倍數擴大,前景十分可觀。
相信通過努力,在全國公路貨運一張網形成之后,卡車在路上的每一分鐘都將是有效的行駛,最大限度地減少尾氣排放,還城市一片明媚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