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在线一区,美利坚合众国av,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麻豆av导航,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小说

MENU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集團新聞   新聞詳情
傳化集團發布2023年度ESG報告
發布時間 : 2024-07-01

日前,傳化集團發布《2023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報告全面展現了傳化集團2023年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實踐與探索,從綠色生態環境篇、和諧共融社會篇,以及行穩致遠治理篇三個篇章進行了詳細介紹。

傳化集團一直致力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發揮行業影響力,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共同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助力可持續生態共建,不斷深化綠色運營,以實際行動踐行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踐行“五個新”,為客戶、員工、股東、社會創造長期可持續價值

 

當下,企業正在經受整體發展環境的變化,各行各業面臨著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利潤減少的壓力,企業全面感受到了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經營環境和發展趨勢。

傳化集團深刻認識到這一趨勢的殘酷性、嚴峻性,我們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堅定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共同去迎接挑戰。抓住形勢變遷的契機,正視環境的變化,尋找未來機會,讓整個傳化集團在新形勢、新趨勢、新挑戰面前實現變革。

對標總書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傳化集團踐行“五個新”,發展新科技、服務和發展新產業、打造新平臺、建立新關系、激活新主體。我們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深化"1361"戰略,完善公司治理及風險管控機制,為廣大客戶、員工、股東和社會實現長期、穩健、可持續的價值最大化而持續奮斗。

圍繞“全面實現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推進“三大轉變”,也就是,從市場經營驅動轉變為科技與市場雙輪驅動,從漲體量轉變為漲質量,從傳統管控方式轉變為現代企業運營方式;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經營管理、組織文化、科技創新、資本資源、國際化“六大核心能力”建設;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制度機制,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創、共享、共贏。

傳化堅守“責任”和“實業”發展主線,始終不忘回饋社會,38年來持續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創業第二年就拿出當年利潤三分之一,資助所在村修建自來水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2017年,捐贈30億元現金和有價證券成立“傳化慈善基金會”,推動公益慈善事業邁向專業化、體系化,打造了“傳化·安心衛生室”“傳化·安心驛站”和“傳化·善源社區”等公益品牌。

目前傳化已建立1060所“傳化·安心衛生室”,圍繞“助醫扶醫”與“村民健康”兩條主線,服務185萬村民,筑牢鄉村振興的健康根基。2017 年傳化啟動全國首個服務貨車司機的公益項目,打造縣 ( 市 ) 級“傳化·安心驛站” 308 個,服務卡車司機 7 萬人,線上線下互助712 萬人次,影響卡車司機 50萬余人次?!皞骰ど圃瓷鐓^”聚焦基層弱勢群體,回報家鄉、關愛鄰里,實施公益項目 92個,服務 24520 人次。

 

 

堅持創新驅動,持續優化綠色減碳技術賦能行業

 

傳化集團38年的發展,離不開創業創新的驅動。傳化集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能力進步與技術核心競爭力的打造,為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于2023年修訂了《傳化集團科技創新獎勵辦法》,以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相結合的正向引領,鼓勵一二三曲線業務的技術和產品攻堅,增強現有業務競爭力;鼓勵應用數字技術深化平臺模式,增強產業鏈能力與供應鏈優勢,鼓勵承擔行業重大課題、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建設國家和省市級各類科創平臺、鏈接整合科研院所與產業鏈上下游的科技資源,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2023年全集團研發投入8.83億元,同比增長7.1%,制造業研發費用強度2.65%,同比提高0.79個百分點。

傳化集團苦練"內功",實施綠色低碳行動,創新開發綠色環保產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打造綠色數字化工廠,投資建設屋頂光伏、儲能站、充電樁等,從源頭上降低碳排放。全球首創“氯磷硅”循環技術,實現原料內循環和廢物再利用。成功研制全球第一個環保型無氟抗芯吸劑,打破國外企業壟斷且性能實現全面超越。

報告顯示,傳化已設立碳排放戰略目標,“存量減碳、增量增碳”,到2025年,制造業的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強度5年降低20%(對照2020年水平)。2023年度,剔除新增企業和產能等因素,在同口徑下,傳化集團主要產業碳排放均在下降。

不斷強化自身綠色低碳運營的同時,作為行業龍頭,傳化也積極賦能行業,推動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傳化專利技術將練漂所需溫度從100攝氏度降到80攝氏度,每處理100噸織物能耗降低2噸標煤,相當于為全行業每年減少碳排放5萬噸。傳化還主動鏈接外部專家資源,與客戶伙伴共建實驗室,共同攻克行業難題,幫助行業節能降耗。定期召開供應鏈大會,廣泛鏈接客戶伙伴,構建共創共贏的產業生態。

傳化集團表示,公司將堅定不移地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承擔民營企業的使命擔當,持續為客戶、員工、股東和社會創造長期、穩健、可持續的價值回報,以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